第(1/3)页 …… 书房里, 两个人的谈话还在继续,只是这一次,倒更像是蔡邕在向着华翔虚心求教了一般。 “华贤侄,在你看来,我大汉应当如何正确地选人用人?” “唔……这个嘛。” 华翔皱眉回想着上辈子背下来的公考参考答案,缓缓说道, “一是要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二是要构建科学的知事识人体系,三是……要坚持以人为本的人才理念,结合不同人才的特点,将他放到合适的位置,让最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有道理……” 蔡邕缓缓点头思索着,又开口问道, “那么,华贤侄你觉得,我大汉又当如何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 书房外, 蔡琰的嘴角开始上扬,慢慢露出个灿烂的笑容来。 到得此时,她高悬着的心才安定了下来,便又蹑手蹑脚地缓缓退了出去。 于是书房中两人后来的对话,她也就没有听到了…… …… 书房里, 华翔侃侃而谈着许多后世选人用人的经验,蔡邕则是侧耳认真倾听,不时开口询问一二,往往能够切中华翔话语中语焉不详的部分。 “总之,蔡叔父啊……有些道理不是大家不明白,但凡是聪明一些的,未必想不到华某说的这些道理……” “但是,有个词叫做特定的时空环境……换言之,眼下我们的大汉,无论你想得多么美好,理论如何完备……归根到底,这个天下还是无法超脱出一个人治社会所固有的局限性……譬如‘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又譬如‘禹、汤罪己,其兴也悖焉,桀`纣罪人,其亡也忽焉’……” 这一次, 蔡邕皱眉思索的时间长了一些,但还是继续问道, “请教华贤侄了,你所谓的这个‘人治社会’……还有什么‘固有的局限性’,指的又是什么?” “这个嘛……简单点说就是,人治社会太依赖于圣贤和明主了,可是这圣贤与明主总有死的时候,一旦继任者是个昏聩之辈,则政策变动、社会动乱,这就缺乏稳定性了吧?”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