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引 诱》-《我可不是文盲顶流》


    第(1/3)页

    本来吧,谢琛挺感谢林育森在这个档口给他们发了个剧本的。

    因为他想让让许沐看看,什么叫专业。

    可是看到这个剧本的名字,谢琛感觉林育森好像有那个大病!

    “这就是你憋了几个月憋出来的作品?”谢琛直接把电话打过去了。

    林育森很兴奋。

    果然,被我这剧本的名字震撼到了吧。

    “确切地说,是我昨天晚上彻底定下的稿子。”

    谢琛和许沐:“……”

    “你来许沐房间吧,我们边吃边聊。”

    “有吃的?来了。”

    林育森要让许沐他们当面夸他,给他敬酒,夸他鬼才。

    许沐看着谢琛手机里的剧本名字,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这个世界当然也有梁祝。

    而很多编剧也经常从这些民间故事下手。

    所以会有各种奇怪的改编。

    可是这玩意整成灵异版那是咋弄的?

    谢琛和许沐还没来得及看,送外卖的到了。

    取完火锅材料,林育森穿着拖鞋来了。

    一进门,他就兴奋地问道:“剧本看了没?”

    许沐和谢琛两个人一起摇头。

    许沐:“林老师,您就先告诉我,谁是鬼吧。”

    林育森叹了口气:“年轻人,太心急了。”

    然后他拿出手机搜索了梁祝,给许沐他们说:“你们看啊,原来的故事里,梁祝同窗三年,后来祝英台被迫中断学业,梁山伯祝英台家拜访时,才发现祝英台是女人。”

    林育森把手机放下,接着说:“你们想一下,梁山伯到祝英台家里,一推门,发现祝英台是个女人,是不是大家都看够了。”

    许沐和谢琛点头:“对。”

    林育森接着讲:“但是,如果他一推门,发现祝英台是个死人那是不是很震撼!”

    许沐:“???”

    现在我们就觉得很震撼。

    许沐:“您的意思是说,祝英台的鬼魂和梁山伯一起上了三年学?”

    林育森一拍手:“对咯。”

    谢琛问道:“那马文才呢?”

    林育森:“马文才也是死人!”

    我去你的吧!

    俩人听不下去了。

    林育森急眼了:“你们看看剧本行不行?现在就看!”

    许沐瞪了谢琛一眼,你说你叫他来干啥吧。

    不过他还真想看看,这个版本的梁祝是什么样子的。

    他让谢琛给他发了一份。

    剧本不长,也主要是故事梗概,许沐迅速阅读下去。

    大概意思是,梁山伯去上学,遇到了一个叫祝英台的人,两人关系很好,这期间总是有一个叫马文才的横插一杠子。

    后来祝英台被迫中断学业,梁山伯去拜访的时候才发现祝英台是个死人。

    不仅如此,他还许配给了太守之子马文才。

    这个马文才也是噶的。

    两个家庭欲结冥婚。

    什么叫门第之见,门第之见就是死了,也得嫁给门当户对的人。

    此时的梁山伯已经对祝英台情根深种,最后郁郁而终。

    这里也解释了,祝英台所谓的“中断学业”其实是两方确定了冥婚的日子,她的魂魄不得不回去。

    故事的最后是祝英台冥婚出嫁的当天,经过梁山伯的坟墓,突然狂风大起,祝英台从轿子里冲出来,投入了梁山伯的坟中。

    许沐都看傻了。

    林育森在一旁解释:“什么叫门户之见,门户之见犹如人间与鬼蜮之别,但是我偏要让祝英台最后活过来,让她从鬼变成人。”

    许沐心说你这他妈的明显是从一座坟跳到了另一座坟。

    他太震撼了。

    林老师的这种创作方式,对文艺圈来说,还是有点太超前。

    神特么由鬼变人。

    等等!

    许沐突然想起来,在《聊斋志异》中,聂小倩那一段就是这样的。

    原著中的聂小倩故事其实并没有电影中演的精彩。

    原著中宁采臣本来有妻子,聂小倩得救后跟着宁采臣回到了家中,安心侍奉宁采臣的老娘,时间长了竟忘了自己是鬼。

    后来宁采臣的妻子病逝,他就娶了聂小倩,并且生有三个孩子。

    有人说,聂小倩由鬼变人的过程,充满了精神内涵。

    反正当时的许沐没看出来。

    不过这个世界好像没有《聊斋志异》,毕竟这个世界在明朝以后就变了嘛。

    然而就在这时,许沐的脑海中突然响起一道声音:“你阅读了诡异的故事,增长了见闻,拓宽了眼界,并与已有的知识进行了印证。”

    “恭喜宿主,获得作品盲盒*1。”

    许沐都懵了,这也行?

    过去的日子里他不知道看了多少书,也没爆东西。

    结果林育森的这个剧本给爆了?

    使用。

    许沐在脑海中发出了命令。

    “恭喜宿主,获得作品《囍》。”

    许沐好像对这个歌有点印象,不过这是讲冥婚的吗?

    他不知道。

    许沐默默播放了起来。

    “正月十八,黄道吉日,高粱抬……”

    这曲子听着有点阴森呐。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