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大唐第一公主》
第(2/3)页
她翻了个身,坐在脚踏上打络子的半夏听到动静,立刻拢起帐帘,“娘子,该起了。”
冬日天短,白天睡多了,夜里容易失觉,李旦叮嘱过她们,不能让裴英娘睡太久。
“郎君呢?”
裴英娘接过忍冬递到手边的热茶,起身漱口洗脸。
“殿下进宫去了。”半夏点起几上的灯笼,内室亮堂几分。
裴英娘眉心轻拧。
女皇不再公然打压李旦,也不一味偏袒武承嗣和武家子侄,她忙着宠幸男宠薛怀义。
薛怀义是女皇的男宠之一,薛绍权衡再三后,咽下屈辱,愿意认薛怀义为季父。
女皇很高兴,赏赐了薛绍几大车绸缎珠玉,并下旨敕封薛崇简。
薛崇胤是李令月的第一个孩子,他出生时,沿路驿站派出快马传递消息,喜讯报到长安,李治非常高兴,破例册封他为郡王。刚出生一个月的薛崇简和兄长一样幸运,还在襁褓之中,便捞到一个爵位。
儿子和侄子,女皇都不信任,所以急需扶持起第三个势力平衡朝堂。薛怀义此前曾为她登基四处奔走,那些说女皇是神佛转世的谣言就是从他口里传出来的,他还以和尚身份向女皇进献佛经,女皇顺利称帝后,他得以飞黄腾达,进封大将军、鄂国公。
薛怀义开始堂而皇之出入宫闱,他骄横跋扈,敢当街指使豪奴把弹劾他的御史打个半死,气焰嚣张。
东宫属臣怕李旦冲动之下把薛怀义也阉了,劝他尽量不要和薛怀义起冲突。
李旦这一次采纳属臣们的意见,很少主动进宫,以避免和薛怀义碰上。今天不是正日子,他突然进宫去,肯定出了什么事。
裴英娘放下紫铜手炉,扶着忍冬的手走到外殿阁楼上,扫视一圈。
周围甲士亲兵层层护卫,远处的内宫大门前更是三步一岗五步一哨,望楼上时不时闪过一道亮光,那是警戒的兵士手里的弩箭。
雪花扑进回廊,气氛沉重。
一阵轻快的脚步声由远及近,郭文泰跃上楼梯,走进阁楼,抱拳道:“娘子不必忧心,只是一点小麻烦而已。”
半夏捧着一件斗篷爬上高楼,“天寒地冻的,请娘子先添衣。”
郭文泰让到一边,等裴英娘披上斗篷,忍冬和半夏退出去,方接着道,“有个冀州文人,名叫苏安恒,他上书女皇,劝女皇还政于殿下,女皇大怒,命人把苏安恒收押,查清他的同伙。”
阁楼上风声呼啸,北风冷得刺骨。
裴英娘拢紧斗篷,“苏安恒是谁的人?武承嗣安排的?”
那场针对李唐皇室的血腥屠戮早已成了过眼云烟,女皇明察善断,不拘一格选拔人才,任用贤能,励精图治,社会安定,朝堂局势安稳,文武百官竞为之用。
李旦从来不是急躁冒进之人,东宫属臣也知道这个时候应该暗藏锋芒,不能挑起女皇的猜忌之心,岂会派人上书劝女皇还政?
苏安恒忽然跳出来,实在蹊跷。
郭文泰回道:“事出突然,已经派人去查了。”
苏安恒并非京中官员,只是个文人而已,没人留意过他。
阁楼上实在太冷了,半夏怕裴英娘吹出毛病,站在楼梯转角的地方,扬声劝她回内殿。
郭文泰想起李旦临走前交待的话,心中一紧,连忙跟着劝。
裴英娘没有坚持,李旦怕她担心,把郭文泰留下来和她解释宫城那边的状况,说明事情确实不算紧急。
回到房里,火盆里的炭火烧得噼啪响,她脱下斗篷,盘腿而坐,吩咐阿禄,“去邸舍打听,南来北往的文人学士经过渡口时,一定会去邸舍聚饮留诗,苏安恒既然能惊动陛下,必定有几分真才实学,查一下他平时来往的人。”
阿禄应喏。
不一会儿郭文泰跟进房,“查清楚了,苏安恒上书,完全是出于义愤。”
苏安恒不是武承嗣安排的。
裴英娘稍一沉吟,“人是不是关在大理寺?”
郭文泰道:“是。”
“快派人去大理寺。”裴英娘皱眉说,“不能让苏安恒死在狱中。”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