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经费压力-《最强名师》


    第(3/3)页

    宋鸿飞不敢开这个口子:“你们也看到了,大三两个班都是好不容易才安排到专业实验室去了。来的人如果太多,我这里安排不了。最多是将你们这个组补充满。一个组两三个人是最合适的。六个人必须有比较强的团队配合意识。再多,实验就没法开展了。”

    宋鸿飞读博的时候,他导师的课题组一个方向硕士博士加起来也是五六个人。宋鸿飞这么分组,其实也是按照那个配置来分配的。

    “三个名额暂时够了。宋老师放心,他们都是对做课题非常有兴趣的人。这一阵也跟我们去听了你的课,特别想加入到课题组来。”张文亮说道。

    “那还是跟你们一样,进实验室先做一些基础性的工作,动手能力提升上来了,才参与到课题里面去。”宋鸿飞叮嘱道。最近各个课题组进展很快,科研经费自然也烧得非常快。好在宋鸿飞的科研经费都是直接拿生物公司的订单票据直接去科研处报账,财务直接将钱打到生物公司的账户里。这么规范的操作方式,自然让科研处很放心。每次对宋鸿飞的报账处理得都挺快。

    本来还觉得科研经费比较充实的宋鸿飞,又不得不担心起科研经费来。

    “哎呀,烧钱啊烧钱!这也烧得太快了一点。”宋鸿飞忧心忡忡地自言自语。

    省自科与国自科科研基金申报还没有开启,就算开启了申报程序,要申报成功并且拿到经费,那都不是一件容易办到的事情。要靠纵向课题的经费,似乎是远水解不了近渴。

    “要是能拿个横向就好了。”宋鸿飞说道。

    可是潭州科技大学的平台在生科院这一块还是有些薄弱,在做横向这一块,几乎没有取得太大的成绩。做横向与做纵向不同。纵向课题,发表几篇学术论文,差不多就可以结题了。而横向课题,是企业拿钱出来,让你去帮他们解决实际的难题的。拿了钱,必须把事做成了。但是谁能有把握一定能够解决企业的难题?

    宋鸿飞到这个时候,才真切体会到研究生阶段,指导老师为什么一年大部分时间都在外面跑了。原因自然便是,他手下管了那么多研究生,每天实验室的消耗比烧钱还快,压力是真的不小的。而宋鸿飞现在直接管了两个班的学生参与科研。

    


    第(3/3)页